新闻公告

学院新闻
暨南大学管理学院党委书记卫海英来院作党建思政工作专题报告

时间:2021-05-14 22:49:10  来源:  作者: 阅读量:


为加强高校党组织的合作交流,全面推进新时代党组织品牌和专业思政育人体系的创新与实践, 5月14日,工商管理学院邀请暨南大学管理学院党委书记卫海英在英孚大楼805会议室作“新时代党组织品牌和专业思政育人体系的创新与实践”专题报告。工商管理学院党委副书记周海燕、副院长谌飞龙,学院各党支部书记、市场营销系党支部教师代表共30余人到场听讲。学院学工办主任远翠平主持讲座。



报告中,卫海英提出应以恒心促学、爱心育情、信心聚力三条工作路径建设具有强烈时代使命感的教师队伍,打造新时代品牌党组织。“优秀的教师在优秀的组织中,才能持续培养出优秀的学生。”她强调,立德树人就要将领导干部立起来、党员立起来、老师立起来,在思想目标上保持一致,行动才有力量。卫海英立足现实,提出当下高校专业思政教育存在的三个问题:高校缺乏思政教学体系的统一设计,思政元素单一,专业课程与思政教育未能有机融合;教师自身对党史国情认识不足,无法有效挖掘专业课程教学中的思政元素,重视知识教育,忽视价值引领;学生认为思政教育枯燥乏味,缺乏新时代使命感和价值认同感,不能内化为自我成长的自主化驱动力。对此,她介绍了暨南大学管理学院的两个解决方案:其一,健全思政育人的长效机制。从顶层设计入手,建立健全一系列长效机制,确保思政育人顺利开展。以深学笃行的研学机制夯实立德树人根基。以多方协同的联动机制、示范引领的荣誉机制增强思政育人的动力。以落细落小的责任机制、严格科学的惩戒机制保障思政育人的落实;其二,打造特色商科专业思政育人体系。以“理论思政-课程思政-实践思政”三位一体的专业思政教育理念,完善人才培养方案。根据商科人才培养的精神特征、使命特征、伦理特征和职业特征,凝练出“人文精神”“使命担当” “诚实守信”“社会责任”四大核心价值要素统领商科人才培养,形成特色化、协同化的商科专业思政育人体系,实现学科专业教育与思政教育同向同行、同频共振。卫海英还展示了近些年党建思政工作成果。她表示,立足学生的现实需求是思想政治教育准确定位的着力点,有助于思政教育真正的感召学生。

“形式服务内容,万变不离根本,守正才能创新。”此次专题报告双方就新时代党组织品牌和专业思政育人体系的创新与实践展开了充分交流。立足新时代,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的创新发展既不能背离其“促进人在社会中的生存与发展”的目的,更不可脱离现实社会。专业思政教育无疑对高校教师专业知识、思想建设整体素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不仅有利于统一知识传授与价值引领,更是搭建了学校师德师风建设的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