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院概况
时间:2023-12-04 09:16:08 来源:工商管理学院 作者: 阅读量:
江西财经大学工商管理学院简介
江西财经大学工商管理学院前身为成立于1979年的工业经济系,1986年获硕士学位授权点,1998年更名为工商管理学院,2010年获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2014年被评为全国教育系统先进集体,2017年通过中国高质量MBA教育认证(CAMEA),是中国大陆首家BGA单独认证金牌院校,也是全校唯一获得国际商科认证的学院。2024年成为全国财经院校中唯一获得QS Stars商学院五星评级国际认证单位。
历经四十五年的发展,学院已形成包括学士、硕士、博士(博士后)的全层次人才培养及优势教育项目多点开花的格局,为国家培养了各类人才近五万人。
学科实力显著增强
学院拥有工商管理学一级学科硕士点、博士点以及博士后流动站,设有全校首个交叉学科博士点(数字科学与管理工程);是全国第三批、全省首家MBA培养院校,全国第二批、全省唯一的EMBA培养院校,全国首批MTA培养院校,连续六年(2019-2024)入榜中国商学院年度“最佳MBA项目TOP50”;下设中国管理思想研究院、专精特新企业研究中心、旅游发展研究院等科研机构;拥有江西省高校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和江西省幸福产业产教战略联盟、江西省产教资讯运维平台等省级科研基地,是江西省首批“领航江西”智库成员单位;获AACSB全球启迪式创新项目奖(全国第三所获奖院校)。
工商管理学一级学科在全国第四轮学科评估中获评B+等级,位列参评的全国240所高校的前20%;入选江西省一流学科、江西省重点学科。作为全国并列第20所高校,顺利通过CAMEA认证;工商管理专业硕士(MBA)在全国首次专业学位水平评估中获评B+等级,位列参评的全国194所MBA培养院校的前25%。
专业建设铸就品牌
学院设有工商管理(智能商务)、市场营销(数字营销)、人力资源管理(数智人力)、物流管理(智慧供应链)、市场营销(国际营销)、旅游管理(数字文旅)等本科专业和多个产教协同育人创新实验班。学院所有本科专业均入选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2022年到2024年软科排行榜“A”级专业以及省级星级本科专业点。
其中,市场营销为国家级特色专业、省级一流专业、省级品牌专业,工商管理、人力资源管理为省级特色专业、省级专业综合改革试点项目,旅游管理为省级特色专业、省级品牌专业。在中国大学及学科专业评价报告(2021-2022)中,工商管理类专业排行榜中被评为“5★+等级,在全国参评的1089所大学中排名第6,在财经类高校中排名第4。
人才培养特色鲜明
学院围绕创新创业型人才培养目标,积极推动教学改革和教学质量工程建设,以课堂教学、实践教学、网络教学为三维立体平台,全面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和能力,增强核心竞争力。学院现有各类在校生2600余人。
学院开发了一批与AI、大数据、移动互联网等现代数字化技术结合的专业课程,拥有国家级精品课程7门以及省级各类精品课程、金课30门(次)。学院拥有中央与地方共建优势学科实验室,与中国移动、苏宁物流、江铃集团、上海链家、迪卡侬、李渡酒业等合作建设了百余个实践实习基地。
学院学生先后多次获得Emerald/ICRA International Student Case Competition全球冠军、国际商学院联盟(NIBS)国际商业案例大赛全球八强、大学生创业大赛全国总决赛金奖、全国企业竞争模拟大赛特等奖、大学生管理决策模拟大赛全国一等奖、全国物流设计大赛一等奖、全国大学生商务谈判大赛一等奖等国际性、全国性学科竞赛奖励。
学院为国家社会经济发展培养了一大批优秀的经济管理类人才,涌现出灿若星辰的杰出校友,如科瑞集团董事局主席郑跃文,财政部驻天津财政监察专员办事处党组书记、监察专员江龙,江西省文联原党组书记郑翔,财政部机关党委原常务副书记廖路明,苏州和基投资有限公司董事长张和清,上海汇招信息技术有限公司董事长张利江,江苏苏鹰集团董事长谈平原,深圳品道餐饮有限公司、“奈雪の茶”创始人彭心,新加坡国立大学博士、美国东北大学博士后廖振宇以及扎根基层工作、受到习近平总书记接见的徐勃等。
师资力量持续壮大
学院已形成一支年龄结构与职称结构合理、教学经验丰富、科研能力较强的教学和科研队伍。学院现有教职工128人,专任教师106人,其中教授、副教授65人,博士生导师27人,硕士生导师85人,教师博士化率超90%,有过海外学习交流经历的教师比例达60%。
其中,享受政府特殊津贴3人,全国模范教师1人,教育部高等学校工商管理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1人,全国工商管理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指导委员会委员1人,国家级百千万人才工程人选1人,省级教学名师、省赣鄱英才555工程人才、省“双千计划”人才、井冈学者特聘教授、省百千万人才工程人选、省青年井冈学者、省中青年学科带头人和骨干教师共30人(次)。
教研成果不断丰富
近年来,学院教师累计承担国家自科基金项目61项(含面上5项),国家社科基金项目35项(含重大招标项目2项和重点项目1项),国家社科基金后期资助项目2项;近五年共出版专著、教材99部,发表中英文论文360余篇;另有多位老师的智库研究成果被省领导批示。
学院致力于中国管理思想研究,成立“中国管理思想研究院”,落成全国高校首个“中华管理思想文化园”。编撰完成《中国古代管理思想通史(多卷本)》《中国管理思想精粹丛书》,并获第四届江西省理论成果奖与第十九次江西省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一等奖,相关理论文章获第五届“蒋一苇学术成果奖”。联合全国20余所高校及科研单位发布《2021中国管理哲学(南昌)宣言》,为中国管理思想走向世界发出江财之声。
学院教师在全球最大、最具影响力的哈佛案例库、毅伟案例库发表12篇英文案例;累计60篇案例获“全国百篇优秀管理案例”(位于全国前列和全省首位);18篇中英文案例(含5篇视频案例)入库教育部中国专业学位案例中心案例库,累计主持教育部中国专业学位案例中心主题案例项目6项;围绕案例形成的教学成果,获国家级教学成果奖二等奖(全校唯一),获省级教学成果一等奖3次和二等奖2次;学院获全球信息系统协会首届影响力大奖(AIS Impact Award),全球仅3项;连续获得2022、2023“拉姆·查兰管理实践奖”杰出奖;获清华大学“卓越开发者”案例大奖赛二等奖3次和三等奖13次及“卓越案例开发院校”。
党建思政铸魂育人
学院党委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持开展“工商红”红色教育,构建立德树人的红色坐标系,统筹推进“五心计划”和“十大育人工程”,充分发挥党委的领导核心作用,为学院健康、持续、稳步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思想和组织保证。
近年来,学院先后获全国教育系统先进集体、全国五四红旗团委(两次)、新时代高校全国党建工作样板支部、全国高校“百个研究生样板党支部”、江西省思想政治工作先进集体、江西省师德建设先进集体、江西省党建工作标杆院系创建单位、江西省五四红旗分团委等。
就业升学稳步攀升
近三年,学院本科生的初次就业率平均为91.83%,毕业生就业广泛分布于工商银行、中国银行、交通银行、建设银行、邮政储蓄银行、招商银行等各大银行以及万科、恒大、绿地、方太、杉杉、奥克斯、得力、德邦、顺丰等业内一流企业。录取公务员比例约为5%,签约单位对我院毕业生的整体满意度为96.32%。
2024年,学院本科生国内升学率为25%左右。考取中国人民大学、武汉大学、华中科技大学、暨南大学等“双一流”建设高校为60%左右;一批毕业生到利兹大学、南安普顿大学、香港中文大学、香港理工大学等世界名校深造。
国际合作开放深入
学院与美国、英国等20多所国(境)外高校、科研机构开展多层次合作。
其中,与澳大利亚、加拿大、英国等国高校共同发起成立了全球数字化赋能研究联盟(DERN)、国际案例研究协会(ICRA)、中英国际商务联合研究中心(SBRCIB),主办SPS案例研究方法研讨会、高质量的案例研究和案例教学国际研讨会,联合开展《欧盟第七框架计划项目》等国际项目合作研究。
与美国纽约理工学院(NYIT)合作开展中美MBA项目,26年来共培养2000余位复合型国际高级管理精英,该项目连续五年(2020-2024)入选中国商学院“最佳中外合作项目”。
与丹麦奥尔堡大学(AAU)开展国际合作研究、联合培养学生、教师互访交流的合作项目成为全校首个国家留学基金委(CSC)创新型人才国际合作培养项目,获得CSC三期共9年的全额资助(累计最高1215万元)。
站在建院45周年的历史新起点,学院提出了面向未来的卓越发展“5S行动计划”,即系统性(Systematicness)、协同(Synergy)、服务(Service)、可持续性(Sustainability)和可扩展性(Scalability),在守正创新中持续深化改革。
学院文化
愿景:成为中华管理教育的卓越贡献者
Vision:To be an outstanding contributor to Chinese management education
使命:融中西管理智慧,育商界厚德英才
Mission:To integrate management wisdom of China and the West;to cultivate business elites with social commitments
价值观:传承,融合,创新,服务,担当,可持续
Values:Inheritance,Integration,Innovation,Supportiveness, Responsibility, Sustainability
地址:江西省南昌市昌北经济技术开发区枫林西大街
邮编:330032
办公电话:0791-83816813
网址:http://business.jxufe.cn
(数据截至2024年12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