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硕博
时间:2020-12-15 17:14:21 来源:本站 作者: 阅读量:
人物简介
熊天任,男,19级企业管理硕士研究生,研二学年课程课程加权成绩92分,合作发表c刊一篇,合作发表权威一篇(导师一作),担任2020年度研究生创新专项资金项目负责人并为其他三项省部级课题课题组成员,2019年获江西财经大学硕士研究生特等学业奖学金,2020年获江西财经大学硕士研究生国家奖学金,2020年获得江西财经大学优秀研究生称号。
经验分享
Q1:得知学长在研一阶段就以第二作者身份在核心期刊上发表论文,学长在选题方向,论文写作及发表上有什么心得经验么?
A:
首先是与导师沟通,论文的基础是众多文献,写论文的开端是和自己的导师深入的探讨。最好不要仅仅讨论一个大方向就草草了事,需要有更具体的交流,选题方向不光要新还要有理论、实际意义(当然是自己做好充分准备去咨询导师)。
在和导师有良好沟通的情况下,再开始进行文献方面的搜集,知网要熟练使用高级检索,英文文献不管是使用WOS还是sci-hub都要注重文献的影响因子,不是下载文献下载的多就好,要下载的都能用上,注重文献质量,提高搜索效率。
中文文献大家总体上应该没什么阅读问题,提一个小建议,大家可以主要关注摘要、假设提出、政策意见、局限与展望这些较为关键方面的内容,并不需要全文中每个字都读完,学习其他文献的结构、范式、框架,而不要让文献中的思想逻辑模糊了自己独立的思考。
英文文献阅读上会有一些挑战,可能部分同学会选择用搜狗翻译等软件全文翻译后再来阅读,我不建议这么做,因为软件翻译不当、翻译错误的事常有。说一下我个人的方式,使用的编辑软件是wps,下载的词典是网易词典,两个软件合作使用,直接可以点词或者点句翻译,大家都有一定的英语阅读能力,碰到不认得再单词或者单句翻译一下理解一下,就不容易出错了,也更容易集中精力,不像直接看一大堆主谓宾都错位的翻译文本,容易开小差,使得效率变低。
不管是写作还是发表,都要注重效率问题,简而言之多要求自己,少要求别人,别觉得没到投稿的最后期限,就时间够用,投稿人需要给审稿人更多的时间,该什么时候提交,就要在这个时间点之前,提前交,包括修改意见下来以后,一样是马不停蹄去完成,不光可以保持住自己的工作热情,还能够节省更多的时间做自己的其他事情或者其他爱好,毕竟写论文远不可能成为各位同学的生活。
Q2:
学长在研一阶段,是否有根据自己未来职业规划,定向选择需要修读的专业知识或针对(学术研究或社会工作技能等)相关能力进行训练呢?对于即将步入研一下学期的学弟学妹们有什么建议么?
A:
首先,所学专业中安排的课程就是希望能够培养到我们在未来工作中所需要的一些技能。但我认为,技能绝不包括能力,而能力包含技能。正如,你懂、你会,但你能在未来的工作场合让你的同事,领导能听懂、能批准、能认同你懂你会吗?这需要过硬的表达能力和人际关系能力(包括语言能力,比如你在外企,或者大企业)这些表达能力、交际能力,就不是什么技能了,课堂上也没办法教学。我们就该扪心自问,那么多学校的部门有没有好好参加,师门中有校外校内的同门,有年长的也有年纪小一些的,自己有没有去尝试交流,拓宽自己的交际面,或者在班会,师门例会上努力表达自己所想,甚至让别人支持自己的观点,这些都是锻炼自己能力的方式与机会,做个有心人,别让这些机会溜走。
最后是对大家的建议也是我希望自己能继续保持的状态:真的,独立一点。
不要因为室友熬夜写论文或者打游戏了,我也就熬夜;不要因为室友每天去图书馆,我也每天去图书馆,每个人不一样,你有你自己的生活、安排、计划。真的,独立一点。
不要因为大家上课回答问题不太积极,就氛围沉默,你心里有想说的,有尝试举手发言,那就应该去改变这种沉默的氛围,别人不是你,尴尬的更不是你,抓住表现自己观点的机会,抓住提高自己能力的机会。真的,独立一点。
不管是课程作业,小组展示,还是论文撰写,有些需要模仿、临摹。但模仿和临摹是学生成长过程的基础、方式、工具,而非学生工作的目标、终点、捷径。谁都想走捷径,捷径不是贬义词,只是很多捷径不是真正的捷径,而是偷懒。真正的捷径要你有自己的方式去节省精力与时间;有自己的观点思路让老师和审稿人刮目相看,增加通过率。如果总是依赖着学长学姐的作业为模板去写作业,总参考着文献的思路去写论文,那结果好与不好,其实都不能算自己的。真的,独立一点。
图/文 吉泓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