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硕博

研途之星|朱嘉懿:行远自迩,笃行不怠

时间:2023-11-09 20:35:56  来源:  作者: 阅读量:


朱嘉懿,女,21级物流管理专业研究生。研究生期间,加权总成绩92.06分,在吴群老师指导下于《中国软科学》、《江西财经大学学报》、《Journal of Purchasing and Supply Management》、《供应链管理》等CSSCI、SSCI一区、AMI核心期刊发表文章4篇,主持校级课题1项、省研究生创新专项资金项目1项,作为主要成员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1项、江西省社会科学重点项目和人文社科一般项目共2项、企业课题1项,参与专著和教材编写2本,荣获国家奖学金、一等学业奖学金、江西省数学建模竞赛特等奖、管理案例分析大赛一等奖、“华创杯”调查分析大赛二等奖等奖项。

经验分享问题1:

学姐曾多次发表学术论文,您认为完成一篇合格的论文至少要从哪几个方面努力?

我认为完成一篇合格的论文可以从以下四个方面努力:

合格论文的起点:一个好的idea

研究问题是一篇论文的核心,一项研究是围绕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开展的,一篇文章的框架和脉络也是如此。一个好的问题不仅能够体现论文的创新点及其理论、实践意义,还能够抓住读者、编辑和审稿人的眼球,让论文从一众稿件中脱颖而出。洞悉有价值的研究问题要求我们保持经常阅读文献的习惯,更要关注时事热点,掌握研究动向,挖掘理论和企业实践中的新问题。

合格论文的基石:一套扎实的理论和方法基础

一篇合格的论文需要具备系统的研究理论、恰当的研究方法。不同的研究问题需要不同的理论支持,需要不同的研究方法来推进,我们可以通过专业领域经典书籍阅读和研究方法学习,寻找方法对应的权威期刊文章进行阅读和模型复现,去不断补充自身的理论知识体系、提升研究方法的理解和运用能力。

合格论文的动力:一种执着的精神

一篇论文的完成不仅是最终的写作,而需要经历前期研究的摸索尝试。在寻找问题时,我们可能会遇到关注的问题已经有大量文章发表,较难找寻新的研究落脚点;或是问题复杂;或者面对的是一个全新还未被探索的领域,没有任何经验和研究基础可循。在研究过程中,我们可能经历理论不足、模型缺陷、数据缺失或不支持、程序报错等问题,可能会面临实验、多次失败。在投稿过程中,我们可能会遇到主题被认为与期刊不匹配、研究意义被否定、方法以及模型变量和数据被质疑、要求大修、数次小修,甚至会被多次退改和拒稿。因此,我们需要有面对失败的坦然,也要有沉下心来将难点逐一攻破的耐心和刻苦钻研的精神。

合格论文的保障:一份严谨的科研态度

科研无小事,细节往往是科研态度的体现。大到研究方法的选择、理论的推导论证、模型的构建、数据的分析,我们都应要遵循科学研究规范,尽可能找到依据和支持,要让论文经得起推敲和检验。小到文章的结构、语言表述、公示、图表、格式、标点等,我们都应逐一核查修正,使文章符合最基本的学术规范,并更具投稿期刊要求进行匹配调整。

问题2:

不少同学对自己的研究生生涯比较迷茫,请问学姐在步入研究生阶段时,对自己的学习和生活有何规划?

基于对关注领域的兴趣,我从入学以来就明确了持续走科研道路的目标。因此,对我而言:学习是首要,生活很重要,二者需平衡。

学习是首要。如果决定在毕业后继续深造一直走科研的道路,那么学术研究必然是自己研究生生涯的重中之重。关于学习,我认为可以用和“自驱、自谦、自信”去概括。

自驱。研究生与本科和高中阶段的学习有着根本的区别,高中我们有着考上好大学的明确目标和全套科任老师的教导,本科我们有丰富繁多的课程体系,而研究生期间大家的研究方向有明显的不同、课程设置灵活、可自由安排的时间较多,这对我们能动力的要求有所提升。因此,我会驱动自己自主学习和开展研究。在研究方法学习中,我会在每几个月学习一种方法后(现在渠道和资源很多,B站、慕课和网络社群等都是可选的),尝试写作一篇小论文,目的并不一定是发表,而重在对方法的理解和运用。在理论积累中,我会养成定期阅读文献的习惯,并在按周期对关注领域最新文献进行收集和更新。在项目研究和论文写作中,我会明确自己的长期目标和阶段性任务目标,并督促自己按期完成。

自谦。首先,要谦虚向导师请教。导师在多年来积累的学术经验使他们具有敏锐的洞察力和独到的眼光,能够帮助我们把控研究的大方向,切忌自己一头莽撞,以为自己找到了前沿的研究方向就独自钻研,必要时还是需要在整理清楚自己的研究计划后向老师汇报和请教。其次,要虚心向师兄师姐学习。虽然师兄师姐们没有导师一样丰富的学术经历,但他们在过去的学习和研究中也摸索出了一些自己的经验,我们可以虚心礼貌向师兄师姐们询问和学习。最后,取得成果不要骄傲,百尺竿头仍需更进一步,科研之路不只是当下,更是未来。

自信。我们要肯定当下的自己,在每次组会和学术会议的汇报中,我们都应对自己研究和成果的展示充满自信,自信不仅是我们的底气,更是让听众信服的影响力,这要以前期充分准备为基础。同时,自信与自谦并不矛盾,自信源于过去的努力,自谦追寻未来的进步。

生活很重要。不可否认,科研是重中之重,但我们不是机器,持续的科研也需要生活的补充。关于生活,我认为可以用“热爱、热情、热度”去概况。

热爱。热爱生活,抽空就出去走走,看多样风景,听多元声音,品各样美食,观各色场景,在路途中会发现一些不一样的美景、美食和真情,对生活的热爱让我感受到了真切的美好,成为了丰富我单调科研的绚丽色彩。

热情。对家人和朋友充满热情,与家人处处陪伴、关切体贴、嘘寒问暖,做父母的贴心棉袄,与朋友亲密相处、无话不谈、彼此鼓励、并肩前行,是我的生活热情,成为了推动我一路前行的心理支柱。

热度。通过运动保持身体的“热度”,培养慢跑、瑜伽等运动习惯,在运动中不仅可以清除心中的杂念,更可以提高身体的活力。通过阅读和写作保持精神的“热度”,读一读小说、写一写随笔,不仅可以调剂自己的心绪,更可以保有精神的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