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硕博

研途之星|毛梦莹:心之所向,全力以赴

时间:2022-11-11 22:21:44  来源:  作者: 阅读量:

毛梦莹,女,21级企业管理专业研究生。研一加权成绩91.59分,与导师合著开发1篇百优案例并获ICRA最佳案例奖、于企业管理杂志发表论文1篇,参与省级课题1项,主持校级课题1项,参与专著撰写2本,参加全国性会议3次。先后获得国家奖学金、一等学业奖学金、江西省数学建模竞赛二等奖等荣誉。


问答:

Q1了解到学姐自从本科开始就十分努力,不断有学术成果产出,请问学姐是如何平衡学习和生活的呢?

①做学习的沉思者

不管是本科还是读研期间,课程学习是完成学业的基础,也是论文写作前必要的学术积累。工商学院针对不同的专业设置了相应的课程体系,任课老师都精心准备了课程内容,同时也会讲授学术前沿问题,因此,掌握课程知识将为学术研究奠定扎实的理论基础,并有助于我确定研究方向。课程学习中,我认为两个方面比较重要,第一是要学懂理论知识,将书本上的知识内化于心,积极参与课程研讨活动,在每堂专业课程上,我很喜欢思考和专研,会有一种“打破砂锅问到底”的干劲,积极查阅资料、与老师探讨交流。有段时间,对于专业理论的痴迷到了逢人就分享品牌理论的程度,用生活的案例辩证看待不同的观点,激发科研创作的热情。第二是要善于观察和思考,管理本身就是一门接地气的学科,新闻咨询、生活经历中都有很多可以挖掘的点,从具体操作过程中干中学,可以发现一些自己感兴趣的题目。

②做科研的探索者

心之所向,全力以赴。兴趣是做事的第一动力,做科研更是如此。我所有的科研成果都是我热爱专研的方向,所以对于足够吸引自己的研究,不需要太多的外推力,内在的好奇心就能一直拽着自己不断向前。而这一阶段仍旧存在的问题,便是自己对想要研究的领域的经典文献不够熟悉,导致做研究过程中容易走弯路。现在反思起来,无论是做哪一领域的研究,还是要先积累文献基础,再结合实际的思考,才能得到比较成熟的想法。此外,导师的悉心指导和师门之间共同努力、互帮互助的学术氛围是开展科学研究的重要保障。在一次次的组会中,我增强了专业素养,培养了细心严谨的科研态度。在师兄师姐的帮助下,我本着虚心学习的态度,积极请教和交流,加速了对专业领域的理解,促进了实验研究的开展。尽管这是我待在江财的第六个年头,熟悉的环境和本科时期学院课程培养留下的优势,使得对于研究生生活的适应还算良好,但依然担心自己安于现状坐吃山空,毕竟学习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所以,总是需要时刻提醒自己抛掉过往,将自己归零,再读之前读过的论文,认真听每一次课和讲座,向老师请教自己似懂非懂的问题,而非得过且过。

③做生活的体验者

研究生的生活不仅仅只有青灯黄卷,学习之余仍然可以参加一系列的实践活动,正是在课余活动中我们才可以更加真实地感受这个社会,才可以将所学付诸实践。我曾经参加过市场调查分析大赛,在整个比赛中我和队友们齐心协力攻克难关,一起熬夜写报告,一起在整个数据里寻宝,那些场景历历在目。研一结束的那个暑期,我还参加了宁波银行的实习。烈日炎炎,我和我的团队奔波于街头,任由汗水泪水肆意飞舞,仍然为学习到职场知识而乐此不疲。当然,身体健康永远是第一位,没有任何事情值得以牺牲健康为代价。学会劳逸结合,我保持着每周三次锻炼的好习惯,锻炼不仅有益于身体健康,还能缓解科研压力,让思路更加清晰。从本科开始我就热爱帕梅拉、小马哥等Bup主,跟随运动博主们进行高强度运动。燃脂舞、HIT运动是我的精神源泉,给我带来了很多快乐。

Q2:学姐撰写了很多高质量论文,对刚刚步入研究生生活的学弟学妹有什么好的意见吗?

①今日事今日毕——好习惯终身受益

科研的核心就是一定要多看文献!多看文献!多看文献!要讲好一个管理学故事,需要积累扎实的理论基础,研读丰富的文献资料。积累过程既是枯燥无味的,也是妙趣横生的,当我们从文献中看到前人思想的闪光点时,会不由为之敬佩,从中汲取丰富的管理学思想,锻炼自己的管理学思维,为自己的研究积累经验。接着,在与导师不断沟通的过程中,确定研究方向和选题。之后,便要在选题方向深入精读相关文献资料,梳理研究脉络和最新研究进展,总结存在的不足和可能的创新点,一步一步深入到相关选题的研究工作中。对于学习和日常任务,我的习惯是列出一份清单,按计划执行。研一学年比较忙碌,我习惯于提前安排好事件规划、明晰时间安排,做到“今日事、今日毕”。我坚持每天阅读至少一篇文章,精读和略读交替,并做好阅读笔记,将所看和所想的内容,通过梳理和总结,激发新的想法;此外,做到每周复盘,每周日将一周所学的新理论和新模型、新想法拿出来反复斟酌,在师门中讨论,认真听取别人的观点,说不定讨论组会上的那个想法就成为下一篇论文的创新点。

②学会应用工具——好方法赢得高效

正所谓磨刀不误砍柴工,科研不是能立竿见影的东西,长期认真的文献学习和工具掌握,指不定什么时候就能帮你一把。学好SPSSMplus、或者R,论文里画图好看也是重要能力。不要求全部精通质性研究、实证分析、组态分析、数学建模等各种研究方法及其背后的理论,但至少你得知道这些研究方法的基本内容,再结合自身的优势去选择一个适合自己的研究方法,发挥长板优势。

③坚定不遗余力——好心态助力成功

科研道路上最大的困难莫过于发不出论文,发不出论文的原因有很多,可能是没有想法,可能是没有数据,或者是投稿过程中出现各种问题。遇到困难如果不能独自解决,就要向周围人寻求帮助,集思广益,总会有办法。切勿闭门造车,钻牛角尖。我的建议是多和师兄师姐交流。尽管他们看着可能不太说话,但多年来的经验,让他们肚子里装满了对领域的认知,积累了对科研的方法论。其次,和导师聊课题之前,要做好充分的准备。总结好问题,自己先分析可能的原因和解决方案。还要带上你的数据,让老师可以根据数据或者图像来进行分析判断,也不要过于依赖导师,要有自己独立的思想及学术观点。最后,从研读文献到确定研究思路、从撰写初稿到多次修改后的终稿、从被否定到被认可的过程中,可能会面对各种批评和挑战,坚持做下来,才能写出一篇逻辑自洽、经得起时间推敲的管理学文章。

 

(图/文:毛梦莹,陈颖康;编辑:万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