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科生

王修远:“研”于律己,切问“竞”思

时间:2021-05-04 22:22:56  来源:  作者: 阅读量:

   【人物简介】王修远,中共党员,江西财经大学工商管理学院17级学生,平均加权成绩专业排名第三,曾获国家励志奖学金、院级十大学习标兵、校级十大自强之星标兵等奖项。发表4篇论文,其中一篇北大核心期刊论文,一篇国内学术会议论文;参与调研2篇案例,先后入选第十届和第十一届全国百篇优秀管理案例;负责国家级大创课题一项,校级重点课题两项(均以优秀结题),参与其他课题6项。获得全国物流通业模拟经营竞赛国家一等奖、GMC国际企业管理挑战赛全国二等奖、全国智慧供应链创新创业大赛国家二等奖、全国供应链大赛国家一等奖、全国企业经营分析大赛国家二等奖、全国大学生金融精英挑战赛国家三等奖、全国大学生电子商务创新、创业及创意挑战赛省级一等奖、江西省第七届“华创杯”市场调查分析大赛省级二等奖、江西省“挑战杯”大学生创业计划大赛省级铜奖、江西省第九届物流设计大赛省级三等奖。曾任厦门大学管理学院游家兴教授课题组助手、江西财经大学案例中心科研助手、江西财经大学企业管理协会支部书记。于2020年9月保送浙江大学研究生。

漫漫旅途,科研之路

“用心精至自无疑,千万人中似汝稀。”王修远一直认为科研是专业学习最直接的外延。因此在过去的三年中,王修远一边努力学习专业知识又一边参与相关科研来不断地垒高自己。从学生负责人到通讯作者,他在不同的课题中扮演不同的角色,在每一个不同的岗位中都尽力发光发热,以精益求精的态度做好每一个课题,以不畏挫折的心态迎接每一个挑战。

因为选择了竞赛科研的道路,王修远便一心投入其中。他主动提出担任老师科研的助手,参与到各个科研项目中,现已取得多个科研成果。在他看来,科研并不是枯燥的,科研能锻炼他自身的能力,同时也丰富了知识体系。

迈过科研道路上的曲折,王修远通过持之以恒的努力达成他的目标,过去的汗水与坚持铸就今日的结果。主动追寻,苦心励志,都成为他成功的铺垫,坚韧不屈,踔厉奋发。风雨之后,方见彩虹。

披荆斩棘,勇闯赛路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专业知识的积累以及相关科研的加持使得王修远逐渐有了参与学科竞赛的实力和自信。他表示参与学科竞赛最初便是为了更好地检测自己课内学习和课外科研的水平。于是,从省赛到国赛,大大小小的各种竞赛中总能有他忙碌奋斗的身影;从参与人到负责人,他不断提高对自身的要求;从尝试参与到突破创新,他不断发掘自身潜能。在比赛中,他保持追求更好的态度,从未停下脚步,以拼搏的姿态不断向前。

对王修远来说,学科竞赛不仅仅是比赛,他认为竞赛的作用是以赛促学。在全国供应链大赛中,他与队友配合协作,荣获一等奖。他表示,竞赛不但能增强自身实力,丰富阅历,还能够收获一个默契团队的友谊。

跨过一道道坎坷,学科竞赛也成为了王修远保研路上一项强有力的竞争优势,拼搏累积成今天的荣誉。坚持不懈、潜心钻研,是他的拼搏姿态,不言放弃,激流勇进,都是他成功的理由。

行之愈笃,知之愈明

所谓“纸上得来终觉浅,觉知此事要躬行。”王修远始终坚持理论学习与躬身实践并举的成长方针。除了通过学科竞赛历练自我外,王修远还积极在校内外寻找锻炼自我的机会。在大学二年级暑期他加入厦门大学管理学院游家兴教授课题组并参与课题组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的研究工作。在那次工作中,担任组长的他收集并整理了8000多份公司的年报和新闻并最终获得厦门大学管理学院的助研证明。

在大学三年级的暑期,王修依旧未曾停歇校外实践的脚步。他以负责人的身份参与江西财经大学万企调查项目。期间,他和团队根据“传统企业互联网转型”的主题对十余家企业进行实际调研。功夫不负有心人,最终他们团队的项目成果荣获校一等奖。

社团工作同样是王修远的工作经历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2019年9月至2020年6月将近一年的时间里,王修远作为校企业管理协会的支部书记,不仅需要制定社团发展计划还要参与打造社团赛事以及南昌市的高校联赛。紧迫工作任务常常挤占休息时间,但他却甘之如饴,一以贯之地以严谨踏实的态度对待每一项工作并在每一次实践中汲取智慧、总结经验,从而提升自我。

回顾过去几年的大学光阴,王修远表示他常常慨叹“时光如水,华年易逝”但也很庆幸自己始终不忘初心,在应当努力的年纪里把握时机,适时绽放。他表示一个完整的大学生活应当在学习、科研、竞赛以及社会实践这四个方面中均衡发力并取得相应的成绩。显而易见,参照此标准,王修远的大学生活无疑是完整而有意义的。而面对不可预测的未来,他表示他将依旧坚定而踏实地稳步向前,无惧过往,不畏将来。

  【人物寄语】“青春易逝年华易老,值此大好时光,何不奋发向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