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友天地

校友风采
天涯海角写意坚韧人生――记81级高萍校友事迹

时间:2013-09-09 00:00:00  来源:本站  作者: 阅读量:

照片 1110_副本_副本.jpg

    高萍,女,江西南昌人。1985年毕业于江西财经大学工业经济专业,研究员。先后在南昌统计局、海口市政府研究室、海口市社科联等单位工作。曾任海南省第二届青年常委,现任海口市社科联常务副主席、调研员,海南省工商职业管理学院客座教授。作为女性,能够在强手如林、男性主导的社科界占有一席之地,必有其出众之处。

统计局:小荷已露尖尖角
    1985年,高萍从江西财经大学工业经济专业毕业,分配到南昌市统计局综合科工作。当时正是改革开放的初期,统计局聚集了大批江大(现南昌大学)、江财毕业的年轻人,综合科更是清一色的男同胞。男遵女卑是中国几千年的传统,年轻女同志一般都不受用人的单位欢迎,高萍也不例外,在刚毕业的几年时间内,很快就恋爱、结婚、生子。但产假一过,她就凭借着自己的执著、认真和勤奋,工作很快就独当一面,成为单位的主力,能力也很快就得到领导和同事的认可,几年后,就全面负责《南昌统计年鉴》最终审稿。统计局的工作就是跟数字打交道,枯燥无味,别人做完报表就算完成任务,但高萍很快就从数字中找到了兴趣,通过对比数字能发现南昌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她开始大量撰写分析报告并投稿,分别在当时的《城乡经济》、《南昌计划经济》《南昌金融》《南昌晚报》等报刊杂志上发表,多次获得南昌市优秀通迅员的称号,并在统计局内部的论文评奖中多次获奖,很快就在当时统计局的年轻人中脱颖而出。几年过去,在市委市政府圈内,高萍已成为小有名气的才女,和市委合作的机会也越来越多,市委政策研究室对这个只有20多岁的年轻人大为欣赏。

政府研究室:十年磨一剑
    1992年春,邓小平南巡讲话发表,南边刮来了改革开放的春风。尽管当时高萍的生活和工作很好,先生在省建设银行工作,自己又准备调市委政研室,但还是挡不住“出去看看”的念头,凭借着一股闯劲和冲动,拎着自己参加工作以来所获得的一大堆荣誉证书,一直来到了祖国的最南方海南,当时的海南正在进行大特区建设,人声鼎沸、热闹非凡,再加上从未见过的椰风海韵、异国风光一下子吸引了高萍,正巧赶上海口市政府正组建研究室在各大报纸上刊登广告向全国招聘, 几百人报考,除了面试外,还加笔试。三个月后,已回单位上班的高萍接到通知,和另一位研究生一同入选。1992年底,高萍放弃了以前所有的成绩与荣誉,顶住各方面的压力,来到了海南开始了她生人的新事业,并婉言谢绝了海口市计统局的邀请,选择了政府研究室。
    刚组建的政府研究室,人员来自五湖四海,其中不乏有北大、北航、复旦、武大、东南大学等名牌大学的博士、硕士,竞争异常激烈。而且,高萍又脱离了自己专业,要去适应一种全新的、而且是机关内公认最累、最苦的活写材料,难度是可想而知的。然而,凭借着在江西财大读书时打下的良好文字功底,和江财人特有的毅而弥坚精神,高萍用才华证实了自己的实力,不久就成为海口市政府的一支笔。在研究室的日子里,除了白天正常上班外,晚上经常还要加班加点。有时下班回家后接领导一个电话,只好通宵达旦工作到凌晨,第二天一早又要准时交材料。那时候,写材料没有网络电脑,完全靠个人平时的功底,她先生又不在海口工作,自己一个人还要带着上小学的儿子,那种辛苦不是一般人能承受的。就是在这种困境下,高萍不仅能顺利完成工作任务,还凭借其敏锐的观察力,实事求是地对海南建设大特区遇到的新情况、新问题,进行了深入调研,写出了大量有份量的调研报告,为海南的改革开放摇旗呐喊。如当时海南率先在全国试点的医改,但刚开始实施时存在不少问题,群众意见很大,高萍利用业余时间,走访了海南多家医院,采访了多名患者,写出了一份高质量的专题调研报告,引起了省市领导的高度重视,时任海南省委书记作出重要批示,有关部门及时研究,采纳了她提出的部分建议,用当时市政协副主席的话来说“她的这篇报告,使医保对患者网开一面”,该报告为海南医改的进一步完善提供非常有价值的参考;又如九十年代末期,海口市存在着执法队伍过多交叉执法的情况,被老百姓戏称为“大盖帽满天飞”,高萍又及时撰写了“海口呼唤城市管理综合执法”的调查报告,从而揭开了海口市实施综合执法的序幕。
    付出的辛苦终于得到了回报:1995年,她当选海南省第二届青年常委,1996年代表海南参加由团中央和全国青联组织的中国青年代表团出访日本。2000年,被评为副研究员。
    人的一生充满了坎坷。正当她满怀激情忘我工作时,身体却出现了问题,2002年,她患了一场让她伤筋动骨的大病,面临困境,她依然镇静平和,经过半多年的治疗,病情好转,医生叮嘱她以后不能过度劳累,但她却赶着上班又回到自己的工作岗位。正是研究室那一段辛苦而漫长的经历,让她永生难忘,从而也造就了她坚韧品格,使她一直坚持下来。

社科联:做自己喜欢做的事
    高萍一直都是一个低调、淡泊名利的人。在她看来,一个人能做自己喜欢并且擅长的工作,那就是最惬意的事了。由于经济落后,海南一直被称作“文化沙漠”,海口市长期没有社科联。 2004年,组织上调她参与市委的群团组织社科联的组建工作,这也可以说是她真正踏入了“官场”,然而她并不热衷也不善常于做官,她认为名利只是过眼烟云,人的一生应该留下一些有价值的东西给子孙后代。平时,很少参与官场上的交际和应酬活动,而是把更多的时间用于做自己喜欢的研究学习中,并在研究中享受到乐趣。作为社科联的常务副主席,几年来,在她和社科联同仁的共同努力下,海口社科工作有声有色取得了丰硕的成果,打出了海口讲坛、文明礼仪培训、社科评奖等品牌;社科联这块牌子也从无到有,逐渐壮大为社会大众所认可。在繁忙工作之余,在处理完日常纷繁复杂的事务性工作后,她善于思考、默默耕耘,在研究方面取得了不少的成果:在各种学术期刊上发表过多篇论文,完成过有多个省市级科研课题,与他人合作完成过国家社科基金资助课题,与他人合著过多本专著,并参与主编过多本编著。其中,她与人合著的反映海口千百年历史变迁的《海口城市发展史》一书,填补海口的空白,获海口第三届社科优秀成果专著一等奖、海南省第七届社科优秀成果专著三等奖。她还被海南省工商管理职业学院特聘为客座教授。
    在异乡拼打多年的高萍,虽然已经从母校毕业已将近30年,但对母校依旧十分怀念,她认为自己能在异乡能坚持下来,并取得不错的成绩,完全得宜于母校的培养教育,得宜于四年的大学生活对她潜移默化的影响,学校四年她不仅学到了宝贵的知识,更多是学会了做人,当她遇到困难时,是江财特有的“信,敏,廉,毅”校训精神一直指鼓励,成为她战胜困难的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