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友天地

校友风采
携梦前行不畏难,坚守初心不惧苦――记1985级熊一江校友

时间:2013-09-11 00:00:00  来源:本站  作者: 阅读量:

 

     

  熊一江,男,江西财经大学工商管理学院1985级工业经济本科专业,经济学学士,经济学硕士、注册会计师、高级审计师。现任江西省金融控股集团有限公司党委副书记、副董事长、总经理。曾任南昌市统计局副局长、局长、党组书记、江西桑海经济技术开发区党工委书记、管委会主任、南昌市政公用投资控股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党委书记、南昌经济技术开发区管委会主任、江西南昌经济技术开发区党工委书记、赣江新区管委会副主任、赣江新区党工委委员、管委会副主任。20225月任江西省金融控股集团有限公司党委副书记、副董事长、总经理。先后荣获江西省优秀创业企业家,江西省五一劳动奖章,中国建筑业十大杰出贡献企业家等称号。

 

携梦前行不畏难,坚守初心不惧苦――1985熊一江校友

  学校毕业后,熊一江与数字结下了不解之缘,而且一干就是17年。17年中,他先后从事审计和统计工作,在数字中寻找乐趣,并为公众讲述着数字背后的故事。19898月,熊一江分配到南昌市审计局,经历了科员、副科、正科等多个岗位锻炼,组织上还选派他到赣江会计师事务所挂职副所长。在审计局期间,他取得了注册会计师、高级审计师等技术职称。

  机会总是留给有准备的人。20012月,南昌市公开选拔10名副县级干部,熊一江脱颖而出,考取了南昌市统计局副局长一职。由于工作突出,两年后提拔为南昌市统计局局长,年仅35岁。

  担任南昌市统计局局长的五年时间里,他力推统计制度改革,包括“在地统计”改革、县区GDP核算改革、统计调查等制度改革,全面构建了政府主导、部门支撑、社会参与“大统计”体系。熊一江认为,统计数据质量是统计工作的生命线,只有提供真实可信的统计数据,才能真实地反映一个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全貌,才能为当地党委和政府科学决策提供优质服务。为此,他始终把提高统计数据质量作为核心任务和中心工作来抓,成立了重大统计数据评估小组,对各专业汇总上报的数据进行认真审核评估把关,并建立了新闻发布会等制度,保证了统计数据一个口径对外,有效防止了“数出多门”。为获取第一手数据,他在全省率先成立社情民意调查中心,先后开展了“百姓生活热点”、“全民创业”、“新农村建设”等专题调查,保证源头数据质量。作为统计局长,他更加懂得“经济晴雨表”的重要性。为此,他密切监测经济运行状况,及时准确掌握各类信息资源,为市委、市政府决策提供科学依据。同时,他还要充当新闻发言人,为广大市民解读经济运行情况,所以,当时他的出镜率非常高。在他的任期内,南昌市统计局先后被评为全国第一次经济普查国家级先进单位、全国统计法制工作先进单位、全国企业调查系统先进单位;并连年获得全省统计系统综合评比第一名。

解困桑海显卓识

  熊一江在2007年的那个寒冬,接到一纸调令,赴任江西桑海经济技术开发区党工委书记、管委会主任。上班第一天,他发现办公电话欠费停机了。难道开发区连话费都交不起吗?他在问自己。经过多天的实地调研,他终于找到了原因,眼前的困境只是表象,更深层次问题的根源是:失血。由于早期企业办开发区,缺乏财政职能,导致财税流失,仅有的企业利润还要用于社会事业发展,自然形成机关、企业两头乱的局面。200410月,南昌市将桑海开发区从桑海集团剥离出来后,开发区和企业都迎来了发展的春天。但是,桑海长期政企一家,财力差,各项社会事业的“旧账”也比较多,外界期望的大发展面临许多客观因素的束缚。直到到他上任时,桑海开发区大多数发展指标仍位居全市下游,开发区的正常运转也受到影响,可谓举步维艰。

  久困之下,人心浮动亦为必然。当初,开发区挂牌成立后,一大批年轻干部为了桑海美好的明天奔赴管委会新岗位。而在现实困局之前,少数年轻干部开始动摇:底子这么薄弱,起步这么晚,周边“强敌”林立,桑海能冲出一条血路吗?

  作为开发区主要负责人,他没有退路,而是想办法尽快找到解开桑海之困的“灵匙”,在集思广益和调查研究的基础上,一套“六子登科”的新思路形成了。首先,定调子。全区工作聚焦在“解困腾飞”的目标上,重点收缩战线,集中力量建好起步区,通过滚动发展逐步推进。其次,搞票子。一方面,取得上级政府和银行的支持;另一方面,引进战略投资者,加快推进民生工程和基础设施建设。同时,扶持企业发展,增加财政收入。第三,清尾子。有了一定的财力后,逐步付清工程欠款和老百姓的负债,将开发区管委会的信誉建立起来。第四,腾位子。对开发区发展没有信心的建设单位、占地不开工的招商项目清理出去,引进有实力的施工企业和客商;让没有发展信心的干部出去,将做事的岗位和平台腾出来。第五,转轮子。通过政策扶持,让施工企业和既有工厂的轮子转起来,同时加大招商引资的力度,让新项目快速入驻园区并建成投产,以带动整个开发区经济的运转。最后,争牌子。经过不懈努力,开发区被授予“国家南昌生物医药产业基地”。

  通过这一系列举措,桑海开发区的成效逐渐显现出来。半年之后,也就是2008年下半年,桑海开发区出现了井喷式发展,主要经济指标从低位徘徊跃居全市前列,其中财政收入增幅领跑全市,桑海开发区也从2007年全市综合目标考核唯一不达标的县区,进入2008年全市先进行列,解困之后的开发区创造出了令人羡慕的“桑海速度”。时任南昌市委主要负责人作出了这样的评价,桑海开发区的精神、理念和做法值得全市借鉴。

扬帆商海稳行舟

  熊一江在桑海全面解困,呈现一派风生水起之时,又踏上了新征程。20096月,熊一江调任南昌市政公用集团董事长、党委书记。

  他赴任不到一周,就接下了阳明路综合改造和由此涉及的公共交通组织等工作。由于阳明路是进出城的主要通道,它的综合改造备受瞩目。在来不及熟悉业务的情况下,他快速进入状态,边学边干,多次深入工地,现场办公,仅用4个多月的时间,保质保量建成了一条景观快速路和科技低碳路,比原定工期缩短了四分之一。这项工程,打响了市政公用集团的代建品牌。随后的几年里,市政公用集团建设了南昌国体中心、江西名人雕塑园、洛阳路隧道、沿江中北大道等一批重大重点工程。

  其实,早前的生米大桥也是集团建的,但很少有人知道。南昌市民普遍知道集团旗下的公交、水业、燃气等多个子公司,却不知母公司是哪一个。品牌的分散,影响了企业的竞争力。“品牌是企业的生命线。在激烈的市场竞争环境下,谁拥有品牌,谁就能获得市场;谁拥有市场,谁就能发展壮大。”熊一江深知企业品牌价值的重要性。欲整合品牌,首先需要统一标识。通过向社会公开征集和多轮筛选,最终确定为“人”字型的标识,表明市政公用人秉承“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朝着“打造千亿百年企业”迈进。

  统一品牌,拉开了集团资源整合的序幕。接下来,在他的主导下,集团对公共服务、房地产板块、资金管理等资源进行整合,其中,实施“四个一”资源整合,即一部热线、一个窗口、一个抄表员、一张卡,搭建了全国唯一一个集公交、自来水、燃气等为一体的公共服务平台,开创了全国市政公用行业新的营运模式。“四个一”整合,不但有效地解决了资源分散、功能单一、成本过大、效率不高的问题,而且大大地提高了便民服务水平。

  软实力支撑硬发展。企业品牌响、服务好,在市场竞争力也就更强。在江西省78家污水处理厂统一“打捆”面向全球公开招标中,集团脱颖而出,一举中标,投资20多亿元,获得30年经营权。随后,又实现了水业集团整体上市。这两个大手笔,吹响了集团上下齐抓项目、抓发展的新号角。这几年,集团先后购置、更新1500多辆公交车、600多辆出租车,新建了20余个公交场站和自来水厂,开通了安义、进贤公交班线,实现了南昌市所有县区公交线路全覆盖。引进了天然气入昌,提前半年完成了南昌市所有人工煤气置换天然气。建成了国体中心等一批省市重点工程。房地产除本土的御湖半山、中央香榭等楼盘外,项目还遍及北京、宁波、合肥等地。投资了前景看好的洪城一卡通、梅岭旅游、文化产业、车用天然气加气站等优质项目,并陆续进入回报期。2012年,集团总资产由2009年的86亿增长395亿,净资产由2009年的26亿增长到215亿。集团连年进入中国服务业500强,且排名逐年前移,集团还先后荣获“全国十佳企业管理案例”奖、江西首批服务业龙头企业、江西省优秀企业等称号。

  郑板桥在咏竹的诗句中,曾写道:“未出土时先有节,已到凌云仍虚心,”这种清风亮节的高尚境界,与熊一江的虚心和谦卑不谋而合。时至今日,熊一江带领他的团队虽然取得不少骄人的成绩,但光环笼罩下的他既没有骄傲自满、也没有妄自菲薄,反而步履更加坚定,心态更加平和。

  人的一生都在路上。不管未来的路,荆棘或平坦,他都将淡定从容去面对,始终坚守“简单为人,认真做事,快乐生活”的人生信条,咏唱着“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断天涯路”、“为伊消得人憔悴,衣带渐宽终不悔”、“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的人生三境界,带着梦想,继续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