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财经大学绿派社开展“共护三江源——2017湿地使者行动”行动

时间:2017-08-08 13:24:23  来源:工商管理学院  作者: 阅读量:

为了响应世界自然基金会(WWF)开展的公益宣传活动,提高公众的湿地意识,729日至85日,在江西财经大学工商管理学院辅导员许丽艳老师的带领下,江西财经大学绿派社成员利用暑期时间,奔赴夏都西宁,围绕“共护三江源”这一主题,在三江源地区开展为期七天的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在西宁的大街、海晏的小巷、湟水河畔、青海湖边,绿派走访居民、沿河考察、环湖骑行、切实调研,认真宣传三江源湿地生态保护知识,全面了解湟水河流域生态补偿机制。

走街串巷访居民,问卷调查知民意

三下乡期间,为了解当地居民生态补偿机制的认知程度和接受程度,绿派社成员们在西宁市区,海晏县城分别开展了多次问卷调查。在问卷调查中,绝大多数受访者都表示,对生态补偿并不了解,但青海近几年的生态环境有了显著提高,其主要原因是政府监管力度的加大和相关政策的完善落实。同时,队员们发现,相较县区居民,城市居民具有更强的环保概念与环保意识,但欠缺对环保知识和相关政策的了解;而县区居民对环保知识和相关政策有更多的了解但缺乏环保的概念与意识。

问卷调查的开展,使队员们切实认识到了在生态补偿推行过程中民众接受程度不高等问题。同时,扩大了当地生态补偿概念的普及度,提高了居民的环保意识。

水文站里获数据,沿河调研出真知

在海晏县,绿派成员前往水文站,学习水文专业知识,咨询湟水河水文概况,获取湟水河流域近年水文数据。沿海晏县湟水河流域一路调研,在不同地点取水,利用简单的测水工具,对采水样进行检测并记录,最直接感知湟水河水质。

水样检测显示,湟水河呈弱碱性,水质偏硬,软化不合格等特点,这些实地检测数据都为后期调研报告的形成提供有效的支持。

市区县城共奔走,政府访谈知政策

实践团队走访海晏县林业环保局,农牧局,西宁市三江源国家公园管理局,了解到海晏县湟水河流域因近几年工业企业基本迁出、基础建设减少,设立了专门水质监测站,严格监测,正逐渐恢复其原生态。

三江源地区正逐步建设自然保护区与国家公园,利用生态补偿,在保障当地居民的原有生活条件水平下,要求当地居民迁出,总体落实情况良好。政府访谈,有助于队员全面把握三江源地区生态补偿体制,为江西省正在实施鄱阳湖生态湿地建设提供了实践经验,也为后期调研报告提供了有力的事实依托。

宣讲晚会齐上阵,市区“双社”宣理念

在西宁市区,绿派社开展了“双社”:宣讲与文艺晚会活动。结合文艺节目,向当地居民传播湿地保护相关知识,普及生态补偿概念,同时展示本次实践调研活动的部分,以自身经历感染他人。

为增加节目多样性,扩大宣传效果,绿派社还邀请到了当地一家轮滑培训机构助力“双社”,轮滑社的小小轮滑将们,一脸懵懂,满目灵动,上演了一场炫酷不足而软萌有余的轮滑秀。

此次“双社”全程进行网络直播,全面扩大了活动影响范围,让来自不同地域的不同人群都开始关注青海,关注湿地保护。

千骑万乘青海湖,同心共护三江源

七月的最后一天,绿派十二人踏上了青海湖骑行之旅。从西海镇到青海湖,湿地使者们带着绿派精神、环保信念,一路向前。考察沿路生态环境,围绕草地沙漠化对当地牧民进行访问,在青海湖边,结合周边的生态景观,向往来人群,当地居民,介绍青海湖湿地现状,传播湿地保护知识。

青海湖边,江财绿派社的湿地使者们,看着辽阔的湖面,想起一路遇见的青山、碧水、草原、满地的黄花、悠闲的马儿、成群的羊儿、交织的蓝天白云,这或许,就是绿派社多年的情牵心系,17年来,始终如一。从赣鄱大地到环保这条路上,每一步都弥足深刻,奋勇前行,也仍旧心怀赤诚,不忘记来时的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