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公告
时间:2024-06-14 23:14:24 来源: 作者: 阅读量:
2024年省政府奖学金获得者风采系列(四)
——林佳雨:行远自迩,笃行不怠
个人简介:林佳雨,女,中共党员,曾任工商管理学院研究生第一党支部副书记,研分会主席团成员。获江西省政府奖学金、上饶银行奖学金、优秀研究生干部、优秀共产党员、优秀学生助教等荣誉。学习方面,加权排名班级前列,综合测评连续三年五育全优。科研方面,发表学术论文2篇(其中权威期刊1篇),参与专著编写2本,主持校级课题2项,参与省级研究生创新课题2项,3次入选全国学术会议并作报告。学科竞赛方面,获得江西省研究生建模竞赛二等奖、两个项目获“互联网+”创新创业大赛校级一等奖。现已拟录取为江西财经大学“申请-审核制”博士研究生。
经验分享
问题一:学姐,现已拟录取为江西财经大学“申请-审核制”博士研究生,请问怎么根据自身情况确定自己是否适合读博呢?
在选择读博之前,一定要问自己以下四个问题:
(1)为什么要选择读博。这个原因不能是自己只是喜欢博士的头衔,希望别人称呼自己为某博士,觉得这很酷;也不能是家里对自己非常期待,非常重视学历,想要出一个博士。要明确读博的动机,这是需要认真思考的第一个问题。
(2)问问自己是不是一个非常热爱学习,擅长解决问题的人,是否会非常痴迷和投入学习。有些同学可能相比学习更喜欢工作,和人打交道,这没有对错,只是每个人的特点不同。读博,需要自己是非常爱学习、喜欢钻研、解决问题的。
(3)需要思考自己是不是会长时间非常努力的工作,有足够的耐心,耐得住寂寞。因为博士的时间可能很长,三年、四年甚至六年,需要一直努力工作、读文献,需要保持长时间的努力工作的状态,自己能否忍受长时间的付出却没有回报这件事。
(4)需要思考自己未来是否想从事研究工作。读博的职业路径基本是比较固定的,绝大部分还是进入高校工作,也有少部分会去到研究所或者企业,但工作内容基本上还是科研。
大家可以结合这四个问题和自身情况做判断,还可以和在读的博士以及老师交流谈论,这样应该能够找到答案,当然,也欢迎大家和我交流。
问题二:学姐在科研和学生工作上等方面有优异的表现,请问您是如何平衡科研、工作和个人生活的?
(1)明确定位,培养自身能力
首先要明确三者的关系,即以科研为主,工作和生活为辅,通过两者的相辅相成,提高自己。科研与课程考试是两种截然不同的形式,或许在考前通过突击能通过考试,而科研是一个长期坚持的过程,中途不得有半点马虎。即使有同学只想在学生工作方面发挥自己的才干,也不要抱着应付或侥幸的心态去对待科研。既然同时选择了科研与工作,就要做好比别人付出更多时间的准备。一开始就要结合自己的科研任务和工作做好规划,合理安排时间,明确自己的定位。此外,虽然科研和工作可能需要投入大量的时间和精力,但是不能把自己囿于方寸之地,要有积极参与生活的活力,开拓自己的视野,提高自己对生活的热情。
(2)统筹兼顾,制订详实计划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科研、工作和生活都需要有良好的计划和组织:要进行优先级排序,计划性要强,大头的事情安排整块时间,集中处理;化整为零,要学会利用零敲碎打的时间,碎片化的学习也要抓住。通过制定合理的计划,我们才能够合理安排时间,高效利用每一刻,有效平衡科研、工作与生活。
(3)善思者智,定期总结反思
无论是科研、工作还是生活,都需要不断地总结与反思,在总结反思中分析自己在这段时间内的得失,从而为下一阶段的学习及工作提供参考方向,使自己做出更好的规划。比如我们经常会遇到这样的情况,在某个时期学生工作做得比较出色,而在学术上很长一段时间都没有进展。这个时候就需要好好进行一下总结与调整,既总结这个时期的科研方向及思路,又对下一阶段的科研思路以及工作重心进行调整,从而避免科研、工作与生活上的失衡。
最后,我觉得平衡科研、工作和生活的本质还是努力。我们选择兼顾三者,就意味着我们需要付出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同时也要承担更多的责任和义务。不忘初心,方得始终,我们要通过自己的努力,不断提高自身的科研水平与综合素质,从而在研究生学习生涯中得到更加全面的成长。
问题三:对于正在追求学术梦想的学弟学妹们,您有什么建议想对他们说?
希望学弟学妹们能够保持阅读文献的习惯,多与导师、同门与身边人交流,有机会可以积极参加一些学术活动了解研究前沿,按时制定和修改自己的研究计划并保持稳定的执行力。即使遇到挫折,也不能半途而废,要相信自己,坚持到底,及时寻找原因,解决问题。时代一直在往前发展,竞争也会越来越大,但挑战和机遇是并存的,多看、多听、多想、多做,在不断的学习和磨砺中找到最适合自己的路。